1. 规划的力量:谋定而后动,善用“计划模式”
对于任何复杂的任务,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制定计划。这就像给 AI 一张清晰的地图,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它“走偏”。
怎么做?
- 开启计划模式:在开始一项复杂任务时,先进入“计划模式”(比如在 Claude Code 中按两次
Shift + Tab
),让 AI 根据你的大纲来执行。 - 指令要清晰具体:你的计划越详细,AI 的表现就越好。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包含:
- 输入文件:明确告诉它你的原始数据在哪,例如:
data/raw/sample1.fastq.gz
。 - 输出路径:指定结果(图、表、中间文件)要保存在哪里,例如:
results/plots/qc_violin.png
。 - 脚本位置:说明要在哪个脚本里添加或修改代码,例如:
请在 scripts/preprocessing.R 中添加一个新函数
。 - 指定工具包:点名要用哪些具体的库或软件,例如:
用 R 语言的 DESeq2 包
或用 Python 的 pandas 库
。 - 参考资料:附上相关的官方文档、教程链接。这是确保 AI 遵循最新最佳实践的关键。
- 输入文件:明确告诉它你的原始数据在哪,例如:
一个好计划的例子:
Add function in code/2.preprocess_matrix/3.custom_qc.py to remove low quality cells based on MAD. Refer to https://www.sc-best-practices.org/preprocessing_visualization/quality_control.html#filtering-low-quality-cells (use tavily to extract). Use tavily and context7 for best practice. Integrate to snakemake workflow.
当你把任务拆解得这么清楚时,AI 就能精准地理解并执行,大大减少出错的概率。
2. 掌握几个基本快捷键,事半功倍
熟悉并使用快捷键能让你的工作流程更顺畅。
Ctrl + C
(连按两次):退出Claude Code。Esc
按一次:打断Claude Code目前正在进行的任务,修改需求。Esc
(连按两次):清空输入框。想换个思路重新提问?用它能快速清空当前输入,非常方便。?
:查看所有快捷键。
3. 注意“上下文”限制,保持对话清爽
AI 的记忆力是有限的,这个“短期记忆”窗口被称为“上下文”或“Token 限制”。
- 留意使用提示:当对话变得很长,接近Token上限时,通常会有提示。这时 AI 可能会忘记对话开头的内容,导致回答跑偏或重复。
- 一事一议,开新会话:当一个任务完成后(比如质控脚本写完了),为下一个任务开启一个全新的对话(比如差异表达分析)。这能确保 AI 的“注意力”完全集中在当前问题上,表现会更好。
4. 主动引导 AI 上网搜索最新信息
生物信息学技术日新月异,各种分析工具和最佳实践也在不断更新。AI 的知识库可能不是最新的,所以你需要主动引导它去查找最新信息。
-
什么时候需要搜索:当你遇到一个棘手的 Bug,或者不确定某个分析步骤的最佳做法时,就在你的问题后面加上一句指令 Use tavily and context7 to search,让它去网上搜索。
-
怎么说:简单直接就好,比如:
“I’m getting a
DimensionMismatchError
with a Seurat object. Use tavily and context7 to search for recent solution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this error with Seurat v5.”
这样,AI 就不再仅仅依赖自己的“库存知识”,而变成了一个能利用最新信息的“研究助理”。
5. 利用 context7
获取准确的函数库文档
像 context7
这样的工具可以直接为 AI 提供特定软件包的最新官方文档,这远比依赖 AI 自身的记忆要可靠。
- 检查你的工具包:在使用前,可以看看
context7
是否收录了你常用的生信软件包(如Seurat
,DESeq2
,GATK
等)。 - 如果缺失,手动添加:如果你依赖的某个包没有被收录,不妨自己动手把它添加进去Context7 - Up-to-date documentation for LLMs and AI code editors。这不仅方便了自己,也为整个社区做出了贡献,一劳永逸。